顯微鏡下的大明序章 天生命苦,湖中玄武

所屬書籍:顯微鏡下的大明小說

中華大地之上湖泊眾多,風光各有不同。假若把它們比擬成人類的形象,鄱陽湖端方溫潤,像一位器宇軒昂的名士;洞庭湖氣象萬千,如同一名才華橫溢的詩人;太湖恢宏大氣,儼然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大俠;西湖精致俊秀,必然是一個清純少女……

在這一群“俊男美女”之間,恐怕只有位於南京城外的玄武湖是個例外。若將它比作人類,出現在我們眼前的,應該是一個滿臉悲苦的滄桑大叔。

這真不怪它。

縱觀玄武湖的歷史,可謂是屢遭劫難、動輒得咎。它的湖生,簡直就是一部被人類霸凌的歷史。

玄武湖在歷史上出現的時間很早,它古稱“桑泊”,位於楚國的金陵邑。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,將金陵邑改設為秣陵縣。這個湖就在縣治旁邊,於是被順便改名叫作秣陵湖。

據說秦始皇曾經巡遊至此,有一位望氣士說這裡風水好,有王氣。秦始皇一聽不樂意了,立刻派人把附近的方山鑿開,引水灌入湖泊。金陵的王氣被生生泄掉,從此在這裡建都的王朝,都難以長久。

這個故事於史無證,應該是後人附會編造出來的。不過人類對玄武湖滿滿的惡意,從這個傳說裡可見一斑。

整個漢代,秣陵湖籍籍無名,並沒什麼顯著事跡。到了三國時代,孫權為了避自己祖父孫鐘的諱,幹脆廢掉了“秣陵湖”和“鐘山湖”這倆名字,改稱其為蔣陵湖——因為湖邊有一座陵墓,墓主是漢代駐守在此的秣陵都尉蔣子文。

孫權喜好奢華,為了修一條青溪,把蔣陵湖湖水借走了一半。後來孫權又大修宮苑,計劃在宮殿四周挖一圈水路,又想借水。可憐蔣陵湖已快被抽成濕地,實在伺候不動這位大帝。孫權沒奈何,只好重新疏通渠道,引江水入湖,把宮苑修在了湖岸前方。

因此蔣陵湖又得名叫“後湖”,意思是在宮苑之後。

此後這座湖泊的名字一直被改來改去,什麼玄武湖、昆明湖、飲馬塘、練湖、習武湖等等。玄武湖這個名字的來歷,據傳說是人們曾在湖裡發現兩條黑龍——其實就是揚子鱷,黑色屬北方,北方有神獸曰玄武,玄武湖的方位恰好又是在建康城北方,因此得名。

那個時候的玄武湖,面積是現在的三倍那麼大,約有十五平方公裡,本用於編練水軍。後來南朝帝王們覺得拿這種風景練兵太浪費了,遂在湖心堆出三座島嶼,模仿蓬萊、方丈、瀛洲,號稱“三神山”,還在附近修起了上林苑、華林苑和樂遊苑,成為王公貴族出遊玩樂的絕佳地點,一時興盛無二。

可惜好景不長,隋文帝南下討平了陳朝之後,怕前朝餘孽死灰復燃,便將建康城的宮苑推平,讓農民在上頭耕種。建康這個名字,也被改回秣陵。至於玄武湖,它離宮苑太近,也未能避開這場劫難。

它慘到什麼程度呢?後來唐代的顏真卿曾經在這裡擔任過地方官,他在玄武湖原址設立了一個放生池。想想看,一個偌大的湖泊,居然被填成一個放生池的規模,這得有多淒涼。李白曾有詩感嘆:“亡國生春草,離宮沒古丘。空馀後湖月,波上對江州。”這個“後湖”就是指玄武湖。

終唐一代,玄武湖委屈地蜷縮成一團,默默無聞。一直到三百四十八年之後的南唐時代,後主李煜和六朝一樣喜好奢華享受,玄武湖這才被重新疏浚,勉強恢復昔日“名目勝境,掩映如畫”的風采。

有一次,一個叫馮謐的寵臣對李後主說:“當年唐玄宗賞賜了賀知章三百裡鏡湖,傳為美談。我退休的時候,只要這眼前的三十裡玄武湖,也就夠了。”李後主沒吭聲,旁邊的尚書徐鉉諷刺道:“天子對賢士一向慷慨,區區一個小湖送就送了,沒什麼可惜的,可惜沒有賀知章那樣的人物值得賞賜啊。”

【註釋】

馮謐喜湖,典出宋人竇萃(別號天和子)所編《善謔集》,原書已佚。元末明初陶宗儀編纂《說郛》時收錄八條,包括上述這條馮謐喜湖。

可惜玄武湖的好日子沒過多少年,又開始走黴運了。這次它迎頭撞上一位千古名臣王安石。

王安石曾在江寧府擔任知府,辦公地點正在玄武湖旁邊。他是個出了名的務實主義者,每天看著湖邊勝景,覺得鬧心。這風景再好,也不能當飯吃啊,太浪費了。於是王安石給宋神宗上書,建議排空湖水,改為農田。他算了一筆賬,將這個湖填平,可以多得200餘頃好田。

這種好事,朝廷自然無有不允。就這樣,在王安石的主持下,開十字河,立四鬥門。可憐的玄武湖再一次被人為放空,化為一望無際的農田,只留下十來個小池塘,仿佛它眼眶中滿盈的淚水。

圖四·1 玄武湖示意圖

這已經是它第二次被人類幹掉了。

王安石對這項政績很是得意,特意寫了一首《書湖陰先生壁》以為紀念:“茅簷長掃凈無苔,花木成畦手自栽。一水護田將綠繞,兩山排闥送青來。”兩山是鐘山、覆舟山,這一水,即是玄武湖。昔日那煙波浩渺的大湖,成為“護田繞綠”的條條水渠,多好啊。

王安石的初衷是好的,可惜對城市規劃缺乏了解。沒了玄武湖,城市的排水功能受到極大限制,一下雨就澇。這個麻煩從宋代一直持續到元代,以至於元廷不得不先後兩次重新疏浚。在鐘山附近開河道,重新蓄水還湖,才算讓玄武湖稍微緩過來一點。

一直等到大明皇帝朱元璋定都應天府之後,他著手對玄武湖——那會兒其官方名字已被定為後湖——做了一次大改造,才使之恢復到最盛時三分之一的格局,夠資格重新稱湖了。

聽到這個消息,一身傷痛的後湖挺高興,覺得自己總算否極泰來。大明的首都近在咫尺,肯定會在我這兒建個行宮林苑什麼的吧?過去的奢華好日子,眼看就要回來啦!

它沒高興多久,朱元璋突然下了一道離奇的命令:封湖。

隨著皇帝一聲令下,大批軍隊沖到後湖水畔,把附近百姓毫不留情地驅趕出去,硬是在京城腳下隔離出了一塊戒備森嚴的禁區。

也許只是臨時性的管制措施吧?後湖這樣猜想。

它萬萬沒想到,這次封湖持續了不是一年,不是五年,而是將近三百年,幾乎與大明的國祚等長。終明一代,後湖從未對外開放過,成為大明最神秘的區域之一。

究竟是什麼原因,讓大明朝廷如此大動幹戈,把這座命運多舛的湖封禁如此之久?是風水考量?是靈異作祟?抑或湖底鎮壓著什麼不得了的怪物?

以上答案都不對。

想搞清楚大明封禁後湖的原因,就得先牽扯出一個歷代帝王都為之殫精竭慮的大題目。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