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7章 昏

作者:七月新番

所屬書籍:漢闕小說

第467章 昏

“故昌邑王賀,昏聵無德,天之所棄,陛下至仁,復封為列侯。然賀冥頑放廢之人,縱要置於美地,卻須加以惡名加以告誡,臣以為,可選一個名中帶惡字,比如‘昏’字的縣封之。”

這就是大司馬衛將軍的提議了,只是建議,剩下的最後一步交給天子去做決定,讓歷史回歸原位挺好的。

劉詢確實是將任弘的建議聽進心裡了,稍後就召見了管石渠閣圖籍的太史,在天子問函谷關、武關以東可有帶“昏”字的縣時,太史很快就找到了一個。

“豫章海昏縣?”

此縣乃豫章八縣之一,在豫章郡北部,跟彭蠡澤離得很近,好地方啊……但劉詢皺起眉來。

“豫章乃是皇太子潛邸之封,豈能讓劉賀落腳?更何況,朕並未撤銷豫章國,還想等皇次子稍長後封過去,孝武後漢家自有制度,諸侯之中不封侯國。”

而且,海昏一般寫作“海緡(min)縣”,是南海水很深的意思,跟他與任弘想暗示劉賀“昏聵無德”不太相符。

好在還有另一個選項。

一念之差間,歷史偏離了原先的軌跡,劉詢的目光向北移動,落在了地處中原的陳留郡,在聽太史講述那一地的歷史後,微微點頭,做了決定。

劉詢旋即下了詔令:“蓋聞象有罪,舜封之,骨肉之親,析而不殊。其以陳留郡東昏縣,封故昌邑王賀為東昏侯,食邑四千戶!”

……

“啥,東昏侯?”

大司馬衛將軍剛出未央宮金馬門,聽說這詔令後差點跌倒,暗道不妙,他卻是忘了大漢朝名字裡帶“昏”的縣還有這個了。

東昏縣在陳留郡,也就是後世的河南蘭考,得名於秦朝時,秦始皇東遊至魏地戶牖鄉,昏霧四塞不能進,故其地為東昏,到漢時設了縣。

戶牖乃是陳平的家鄉,大漢開國後,陳平曾封戶牖侯,後來才轉封曲逆,這地方離高皇帝從張耳為門客的外黃縣,是相當近。

歷史還是出現了偏差,海昏侯變東昏侯,本屬於江西的文物,以後可能要歸河南這考古大省了,真是劫貧濟富。

但若不看名字含義,地處中原的東昏縣,顯然要比南方濕熱的海昏縣更宜居,任弘聽說劉賀面帶病容,或許去了東昏為侯,能調養好身體,多活幾年吧。

“劉賀這是走了蕭寶卷了路,讓後來人無路可走啊。”任弘遂不再在意此事,只在心裡笑罵道:“還四千戶侯,阿詢確實是仁義大方。”

但作為代價,劉賀也被剝奪了奉宗廟朝聘之禮的資格,再也不用再買白鹿皮奉玉璧來長安拜高廟了,看似省錢,其實相當於開除了劉賀的宗籍。

而來告訴任弘此事的侍中史丹,還小心翼翼地請教一事。

“大司馬,陛下方才吩咐了小人一句話,但小人沒聽明白,大司馬最知陛下心意,可否指教一二?“

“史侍中,你我各司其職,萬不可越界,若實在不懂,向陛下叩首請罪問清楚些,勿來問我。”任弘卻不想“知天子心意”這個標簽貼身上,拒絕蹚渾水,捂著耳朵就跑了,速度比兔子還快。

史丹只能轉而去問大鴻臚楊惲,楊惲這個好為人師的家夥來者不拒。

“陛下忽然問我,‘王吉、龔遂還在麼’?

王吉是故昌邑國中尉,龔遂是昌邑國郎中令,二人都隨劉賀進京,勸過他恭敬對待霍光,勿要自行其是,於是在劉賀兩百多屬下統統被緝捕捉拿斬了時,唯獨王吉和龔遂被霍光赦免,髡為城旦,如今刑期已滿。

二人可以說是劉賀一群手下裡,僅有的兩個聰明人,對今上來說,確實有威脅。

史丹還以為天子在封了劉賀為東昏侯後忽然想起王、龔,是打算處置廢帝舊部,以絕後患。

楊惲聽後卻大笑:“勿慌,這是天子想要起用二人,速去找到,再以輕車送入宮中。”

……

龔遂在結束刑期後已經回了老家,一時半會召不來,王吉卻住在長安附近的雲陽縣,他年輕時曾在這做縣令,在本地娶了妻,如今蹉跎半生又回了雲陽。

王吉在雲陽本有許久故舊好友,但因他廢帝舊臣,又做了四年城旦的緣故,親友們都避而遠之,只有王吉與妻子住在縣郊,他每日只在家讀儒經,修《韓詩》,希望縱今生仕途無望,但能在學術上有所建樹,能繼承老師,前丞相蔡義的事業。

但就在本始六年,臘日快到的時候,王吉卻忽然被宮裡派來的人接走了,這讓王吉的妻子十分緊張,飯也不吃雞也不喂,就跪坐在院門口縫補王吉的衣裳,還不住抬頭看向裡門口。

她家中院子裡有兩棵樹,一棵是棗樹,另一棵也是棗樹,都是王吉種的。當年王吉在長安做官時,鄰家棗樹的枝葉伸入其院中,王吉之妻隨意摘了幾顆棗子給他吃。事後,王吉得知棗子是偷摘鄰居家的,大為羞愧,摳著喉嚨將這“盜棗”吐了出來,便將妻子趕走,自己去向鄰居賠罪,夫妻很久後才和解。

若非王吉性格這麼偏執,也不會在昌邑國時讓劉賀畏懼,一聽王中尉來諫就故意躲開,只可惜諫言終究沒什麼大用。

王吉妻很擔心,丈夫已為劉賀丟了官絕了仕途,還提了胡須頭發為城旦四年,手都凍裂了,之後與廢帝再無聯系,大將軍都沒再怪罪王吉,莫非今上親政後,又記起此事來,要殺了廢帝的忠臣麼?

結果從早上等到晚上,王吉都不見影子,直到第二天傍晚,才被宮裡的車送回來,整個人醉醺醺的,但心情看上去很好。

王吉之妻都快嚇死了:“妾還以為良人又被執為城旦了!”

王吉卻哈哈大笑,朝西南方的建章宮一拱手道:“聖天子在朝,我又無罪過,豈會無故受責?”

原來皇帝召他進宮,先與王吉問對了經術詩史,判斷他確實有學術才幹後,才告知劉賀封東昏侯之事,並對王吉當年的忠心進諫加以贊賞勉勵。

皇帝還說,如今朝中就是缺少能面刺天子之過者,希望王吉能像當年諷諫劉賀那樣,做天下的忠臣。一番贊譽後,當場就授予王吉“韓詩博士”“諫大夫”之職。

王吉忠於的是職責,而非劉賀本人,再加上過去劉賀死活不聽勸,沉溺享樂遊玩,反觀當今天子,自親政後出了名的勤政,老王吉的心,便被劉詢給折服了。

而稍後進京的前昌邑國郎中令龔遂也是類似的待遇,先進宮問對,在讓天子稱善後,免除過去罪責,重新起用龔遂,其職務更讓天下人驚訝,竟然是“益州刺史”!

一時間眾人又遐想連篇,廢帝不就在益州?莫非是要讓龔遂……

確實,劉詢任命龔遂為益州刺史,就是想讓他去幫劉賀搬家,是真的搬家,而不是腦袋搬家。

來年開春讓“東昏侯”之國,若讓其他人去負責,恐怕又要會錯了意,好心辦壞事,讓劉賀“病卒”。這事讓劉賀的老部下龔遂去辦,不但可以放心,也能體現天子的仁義。

至於龔遂是否會同情劉賀將他放跑?沿途護送的西園八校之一,陽都侯張彭祖和一千兵卒可不是吃素的,更何況,劉詢有信心,廢帝昏君和在位明主,龔遂知道該選誰,劉賀從蜀郡偏僻之地回中原過好日子,人家還不一定樂意亡命呢!

封劉賀,用龔遂、王吉,比起簡單粗暴的殺殺殺高明多了。

這兩件事讓皇帝博得了天下人巨大的好感,尤其是長安朝堂的官吏,覺得今上的“明”和廢帝的“昏”形成了鮮明對比,以兩位大司馬為首,皆贊譽道:

“齊桓公殺公子糾而用其臣管仲,則齊國大治。”

“今陛下封賀而大用龔遂、王吉,有舜帝之德,胸襟遠勝齊桓,仁義望於太宗皇帝哉!”

……

雖然略施小計,就在內政上刷足了好感,但這個冬天,劉詢的目光,始終在盯著北方。

大漢在天災人禍中度過了這幾年,終於迎來了政治上的穩定。匈奴也從前年的黑白兩災中緩過氣來,在東邊,左部擊退了烏桓人的進犯,在北方,匈奴王子郅支率軍擊敗了造反的丁零人,重新控制了北海地區。

西方,隨著任都護回朝,右部的壓力也得到了一定緩解。

但匈奴仍在兩年的大亂中,付出了人民死者什三,畜產什五的慘重代價,這傷口可不是舔舔就能痊愈的。

雪上加霜的是,入冬前夕,在達坂塞吃癟又遇到大雪災生病的匈奴大單於壺衍鞮單於,終於在他立為單於後十七年死去,因為沒有子嗣,弟左賢王立,為虛閭權渠單於。

緊跟著這個消息,一支匈奴人的隊伍也抵達邊塞受降城外,自稱“郝宿王刑未央”,代表新單於,入大漢報老單於之喪,並修兩邦之好。

雙方這兩年雖然都忙於賑災內鬥,沒工夫打仗,但哪有什麼好可修?

只是恰逢臘月之後,就是正旦大朝會,漢廷在略微商議後,決定讓匈奴使者入塞,用大司馬衛將軍的話說,且看看他們葫蘆裡,究竟賣的什麼藥!

本始六年的最後一天,匈奴使團已至長安近郊的茂陵縣,已經快和天子派來相迎的謁者接頭了。

年邁的刑未央參加過元霆烏孫之役,看著被風雪覆蓋的長安近郊,停了馬,低下頭,看向為他牽馬的年輕侍從譯者,這譯者年紀二十上下,一身氈帽羊裘,目光好奇地掃視漢地的一切。

他一路走來,觀三輔五陵的繁榮,望茂陵封土的巍峨,又看向渭水對岸那座若隱若現的大城,目光中有震驚也有沉思——過去二十年都活羊身上的沉思。

刑未央低聲對他,匈奴新單於的兒子稽侯珊,亦是歷史上的呼韓邪說道。

“左賢王……長安,快到了!”

……

PS:沙雕讀者發的章說作者後臺能看到的,過幾天就顯示出來了,發,快發,不然我怎麼抄,分分鐘罷工給你們看。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