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章 挑動黃河天下反

作者:七月新番

所屬書籍:新書-七月新番

地皇三年一月初,離開馮勤的家鄉繁陽縣後,行春的隊伍向東北方行進,漸漸進入魏縣地界。

一個看似車軲轆話的問題從第五倫口中問出:“魏縣為何要叫魏縣?”

聽起來是“倫何以為倫,秀何以為秀”一樣的廢話,但第五倫確實疑惑好久了。

“我聽說,古時魏侯國兆隊(河東),而戰國時的魏國也將都城定在安邑,所以那一帶稱之為西魏。”

“可這大河之北,只屬於魏國不過百餘年,而後就歸了趙國。為何卻設了魏郡,又有了魏縣?偉伯,你且說說。”

馮勤倒是很清楚這些郡中掌故,立刻應道:“本地原名棘蒲縣,據說魏武侯時,曾建別都於此,築城,多有魏國公子官吏來此居住,當地遂稱之為魏城。”

原來,本是本地人對統治者聚居區的稱呼,可到了漢朝,重新給各郡定名時,一聽當地人“魏城”的叫法,遂命名為魏縣,郡為魏郡。就這樣沿用下來,戰國時本該是趙人的當地百姓,如今已以魏人自居——不過到了兩千年後,這裡劃歸了邯鄲市,又成趙地男兒了。

魏縣就在半日路程之外,但第五倫卻不急,讓馬援帶隨行的三百流民兵在亭驛休憩,他自己則吩咐門下五吏和親衛臧怒,往東:“先帶去看看大河故道。”

遠遠能望見猶如長城般的黃土塬出現在地平線上,馮勤年輕時來過這邊,指著它們告訴第五倫:“郡君,那便是趙垣,戰國時齊趙以鄰為壑,便在此築河堤。”

等近了時,第五倫登上土垣,放目望去,在依然冰封的大地上,看到了一條壯觀的蚯痕!

它從西方逶迤而來,橫跨冀土,仿若遠古巨蛇爬行留下的痕跡,但地勢卻反高出周邊許多。

這便是黃河故道,由於多泥沙、渾濁的河水在齊、趙大堤的夾峙下流動,塑造出了一條真正的懸河,河床高高在上,殘堤更高。

崗上的寬闊凹槽裡,殘存著一些凍住的沼澤和水窪,春天的時候,這裡應該滋長著半浸半露的簇簇叢叢,還有大片的荒沙崗子,間錯著樹林和灌叢。

偶爾還能看到地上有密密麻麻堆積的魚骨蚌殼,白森森的,像是巨獸死去留下的骨駭。

天下有成千上萬條河流,唯黃河脾性格外暴躁,自春秋時起,她曾在這條故道奔騰了六百年,但就在始建國三年(公元11),卻又暴躁地拂袖而去。

第五倫在將馮勤叫上堤來,問他道:“當年河水決口的時候,偉伯多大?”

“十三四歲。”馮勤比第五倫大幾歲。

“還記得當時情形麼?”

當然記得。

馮勤一閉眼,就能想起那年秋天,整個魏成郡吃都吃不完的魚肉腥味。

當時他還是個孩子,在家中讀書,忽然被鄰家孩子興奮地跑來,說河水幹了,大家都在撿魚。

孩子們立刻往一天路程外的大河趕,抵達後上去一看,果然昔日浩浩湯湯寬達數裡的大河,居然在本該是豐沛的季節幹涸!

那些水窪裡滿是垂死掙紮的魚,一條擠著一條,魏地人的年輕人像是瘋了一樣下去撿。

但與年輕人的興奮不同,在老一輩的臉上,馮勤只看到了驚愕、畏懼和絕望。甚至有七八十歲的老人一屁股坐在土堤上,像失去母親的孩子般痛哭流涕。

“萬事休矣。”他們是這樣對天哭嚎的,那時候馮勤還不明白。

因為黃河是在治亭郡濮陽附近決口的,魏郡運氣極好,不在黃泛區,躲過了大水滅門的慘劇。可東南方的兗州、青州就慘了,黃河一旦失控,就跟脫韁的野馬般到處亂流,尋找新的河道,導致十幾個郡遭災,無數人失去家園,百姓流離失所。

鄰居們一夜之間失去了一切,而魏成郡的受災是持久而緩慢的,黃河離開故道後,魏成的氣候就越來越怪。雨雪不再按節氣來,莊稼也不好種了,剛開始覺得這條惡河遷移是好事的魏地年輕人,在被生活毒打後,開始思念她。

因為那是王莽當上皇帝後第三年發生的事,漸漸就有人說,這是上天給亂臣賊子的警告,開始有人流傳翟義還沒死,有人說成帝子劉子輿還活著,”思漢“的潮流,便是從那一年開始的。

馮勤也問了第五倫一個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:“大尹在朝中,可知皇帝當年,為何不遣人來使大河歸於故道?”

第五倫還真知道一點,因為他的老朋友桓譚,在大河決口時正好擔任大司空掾,分管此事。

桓譚還奉命替王莽主持水利專家們的工作會議,做了記載,聽說第五倫要來魏成郡,便將那份文書交給他看,第五倫觀後,頗有裨益。

第五倫是想引馮勤為親信的,既然這悶葫蘆難得主動開口一次,當然要把握,遂道:“當初皇帝征求能治河的人才以百計,各人的主張並不相同。”

“長水校尉等人以為,大河潰決的地點,經常在治亭、壽良(東郡)、河平(平原郡),那一帶地勢低下,土質松軟。按照禹貢所載,古時這一帶本就無人居住,專用來給大水傾泄。不如遷徙民眾,將三郡騰空,不再興建官亭、民居。”

好家夥,直接空出三個郡的地方給大河泄洪,要知道,這三郡都是富庶之地,人口加起來足有兩百多萬啊,怎麼遷?遷到哪?妥妥的投降主義,真給大禹丟人。

而另一個禦史,則完全與之相反,提出了一個宏偉的藍圖:“臣觀《禹貢》有‘九河既道’之言,大禹治水靠的便是九河疏導,皆在冀州,吾等應大略在河北挖掘,即便不能鑿出九條河流,只要能開鑿四五條,應該也有裨益。”

硬生生挖九條河道,秦皇漢武恐怕都沒這本事,更不靠譜。

討論來討論去,倒是只把造成黃河決口的元兇是“河水重濁,號為一石水而六鬥泥”搞清楚了,第五倫去過大河上遊的新秦中,河水清澈無比。

而在中遊的關中一帶就不同了,生態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口破壞,水土流失加劇,使得河水越發渾濁。雨季很容易潰決,不得不加高堤防,以致高出平地,就像築墻而儲水,一旦決口,不堪設想。

漢武時河水一決,而今再決,王莽朝廷裡的士大夫們不明治水之法,復古居然復到這上面來了,出的主意就沒一個靠譜的。

至於桓譚,也是門外漢啊,他只建議應該效仿漢武時,加以主動治理:“漢武時發卒萬人築塞,下令以薪柴及所伐淇園竹所制成的楗堵塞決口,成功讓大河離開瓠子,歸於故道。”

“本朝若能效仿,計劃既定而後實施,費用不過數萬萬,卻能馴服大河,且可使下遊流民有事做有飯吃,不至於走投無路做了盜賊。如此,上可以承禹業,下可以除民害。”

然而結果是,王莽最終沒有采納桓譚的主意,反而覺得堵不如疏,決定順從水性,使河水在新道自由流行,不再歸於故道。

所以究竟為何不治呢?第五倫說了這麼多,依然沒有給馮勤一個明確的答案,可當地人卻暗暗揣測過:“一旦大河回歸故道,便可能會將岸邊的元城淹沒,那裡可是有皇帝祖墳啊!”

讓百姓喂魚,還是讓祖先屍骨泡澡,這難道還用選麼?

莽子哥的想法不好猜,不好說這是陰謀論,還是確有其事。畢竟就第五倫看來,王莽確實對老家極度重視,那兒理論上屬於魏成,實則類似直轄,元城縣宰歸宗正管,甚至不需要向魏成上計,第五倫卻有義務保衛元城安全,憑什麼啊。

其實漢武帝時那次決口,也是因為宰相田蚡為了保住自己在河北田地的私欲,而扔了十幾年沒治,這次亦有不少朝臣重復了當年的錯誤,覺得河決乃是天意,堵了反而違背上蒼。

於是王莽放任大河肆虐,卻跟匈奴、句町較起了勁。

真是一念之差啊,第五倫暗想:“當初要是將與四夷交戰的錢糧人力用來治河,盡力將決口堵上,讓河水歸於故道,黃河清平,天下稱頌,說不定你王莽就是真聖人了。”

可歷史沒有如果,十餘年來,兗青許多個郡依然是黃泛區,泰山賊裡大半是河患難民。

去年河平又有數千難民,在號稱仙人的女子遲昭平帶領下舉事,儼然變成了“挑動黃河天下反”的劇本。

觀完河水後,第五倫也要繼續上路,他看這魏成郡形勢挺不錯,西倚太行,東連河濟,形強勢固,襟帶大河南北。春秋時,齊、晉嘗角逐於此。及戰國之季,魏人由以拒趙而抗齊。自秦以降,黎陽、白馬之險,恒甲於天下。楚、漢之勝負,於此而分。

王……王霸之地也!

可很遺憾,經過這決口後,魏成郡的地利大減,遠不如秦漢之時了。

第五倫回首那道猶如殘軀的河堤,憂心忡忡:“大河天險移走了,外敵想要從東面入侵魏地,變得更加容易!”

……

魏成郡雖然首府在鄴城,但東部各縣的中心卻是魏縣,漢時的都尉、新朝的屬令府都駐於此處,這也是第五倫此行的目的,試圖拉攏東部豪強,控制這邊的郡兵。

郡兵四千,分別駐於三地:鄴城一千,隨著李能退了一步,已為第五倫令督盜賊張尨控制,但成分良莠不全,戰鬥力很成問題,且軍吏多是鄴城大小豪右子弟,不易沙汰,第五倫寧可借殼上市,另練新兵取而代之。

此外魏縣二千、元城縣一千,理論上都受屬令調遣,第五倫若想對付李能,他們的支持不可或缺,起碼要保證不要從背後捅刀子。

聽說大尹行春途經魏縣,比第五倫還晚來魏郡的屬令立刻帶著官吏出迎。

屬令史熊,乃是北軍校尉提拔而來,他家世不一般,乃是漢宣帝外祖母家,和本郡的平恩侯許氏一樣,算是漢朝外戚,但在新朝卻沒有沒落,反而被封為“和平侯”。

史熊就是和平侯的長子,貴戚子弟,三十多歲年紀。他一直呆在北軍的溫室裡,哪見識過外面的酷烈鬥爭,第五倫在鄴城明明提醒過他,結果剛到這邊,這傻大個就被郡東豪強們架空了。

經過大河邊的對話後,馮勤開始更願意給第五倫提供些信息了:“真正掌握魏縣兩千郡兵的,是兵曹掾柴戎。”

可還不能第五倫會會此人,魏成郡屬令史熊、兵曹掾柴戎二人甫一見面,就告訴了他一個十萬火急的消息。

“大尹,元城宰派人來求援。”

“河平流民賊外出抄食,以數千人侵犯元城,請求魏成馳援!”

真說來就來啊!

這是內憂未消,外患又至,第五倫只想起在大河堤壩旁的神預言,暗罵自己。

“倫,你個烏鴉嘴!”

……

PS:王莽年間對治河的爭論見《漢書溝洫志》,桓譚同志與會並記錄。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