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 東風吹夢到長安(第三卷完)

作者:七月新番

所屬書籍:漢闕小說

第152章 東風吹夢到長安(第三卷完)

是日,任弘他們在茂陵東邊兩裡外的茂陵縣邑過夜,這是瑤光公主姊弟倆一路走來,見過最繁華的城邑:

城內道路縱橫交錯,道路為“三橫七縱”,將整個縣城劃分為三十多個裡閭。最寬敞的主幹道筆直壯闊,能容四五輛馬車並行,高冠華蓋,往來如雲。

路邊是石壘的溝渠,渠外甲第樓閣相鄰,青色的酒旗迎風而飄,沽酒叫賣聲不絕於耳,高冠寬袖的士子,華服的豪俠貴人出入其間,還不時有人醉醺醺著搖晃出來。

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驕傲和富庶。

“任君,若非城門上寫著茂陵縣三字,我都以為已經到長安了。”

他們已經到了驛站裡,任弘與瑤光姊弟商量明天抵達長安的行程,聽二人如此感慨,便道:“這不奇怪,茂陵不但是五陵中最繁華的,還是關中僅次於長安的大城,人口和長安縣差不多。”

差不多只是保守估計,因為西漢末年時,茂陵縣人口已經超過了長安,成了關西第一大縣。這好比是首都圈內的河北廊坊居民超過了北京城。

不過長安的發展畢竟受上林苑限制,且流動人口大,很多人在長安生活,卻不一定能混上京城戶口。

而茂陵卻占據了故秦都咸陽的利好位置,還有朝廷政策幫忙,漢武帝在位期間,從建元三年起,便不斷遷徙關東移民進入此地,起來遷進來三萬多戶,占了茂陵人口泰半。

劉瑤光有些不解:“遷這麼多人來茂陵,是為了給孝武皇帝守陵麼?”

任弘笑道:“不止是為了守陵,也是為了強本弱幹。”

陵邑遷徙制度,從劉邦的長陵就開始做了,當時經過秦末戰亂和楚漢之爭,關中,尤其是咸陽附近幾乎全打爛了,只剩下一片廢墟,昔日膏腴之地荒無人煙,漢朝不得不去渭南另設新都。

為了鞏固新生政權,朝廷迫切需要恢復生產、安定社會,故徙移民充實渭北,此為強本。

而劉邦的謀士們也意識到,六國舊貴族在地方上尾大不掉必成大患。齊國諸田和楚國屈、昭、景之所以強,是因為他們在齊楚有田地封邑,世家姻親,朋黨之合,威望極高且盤根錯節。

索性將他們連根拔起,統統遷到關中,在失去了土壤後,這些舊貴族就沒那麼大危害了,此為弱幹。

漢景帝的陽陵又將七國亂黨遷徙了一波,作為楚王後裔,解憂公主一家就是那時候遷到陽陵的。

到了漢武帝時,天下完全一統,陵邑遷徙打壓的對象,就變成了天下豪傑兼並之家,按照主父偃建議,這叫:“內實京師,外銷好猾,此所謂不誅而害除。”

所以只要是地方上家資滿三百萬的,統統要遷到茂陵,這相當於按照財富榜名單挨個宰,東漢的顯貴巨鹿耿氏、邯鄲馬氏,如今都在茂陵縣裡排不上號。

而關東豪俠郭解不滿足這條件,也遭遷徙。

一個無官無爵的“佈衣”,雖然沒多少錢,卻能說動大將軍衛青賣面子為其求情,足見其明裡暗裡勢力名望之大。

天下無賢與不肖,知與不知,皆慕其聲,遷徙時,地方士大夫集資送行,不下千餘萬。到了茂陵,京師地區的士大夫,爭先恐後地結交,這種人簡直是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。

就因為太過高調,殺官藏匿,不但郭解最終族滅,還引發了全國轟轟烈烈的掃俠除豪運動。

除了強制遷徙,還有主動來茂陵入籍的賢人名士,如董仲舒、司馬相如等。司馬遷也跟著其父司馬談,從龍門遷居茂陵,在這裡見識到了遊俠列傳的主角郭解,又與董仲舒結識,聽那些六國後人講述祖先事跡,為日後《史記》的創作提供了很多口述材料。

任弘暗想:“太史公在任氏危難時拉過一把,讓任氏免遭族滅,他雖然不在了,但我按理說也該拜謁其後人,畢竟是世交。只可惜我問傅公時,他說太史公兩子皆已亡故,家族也遷離茂陵了,唯有一女,嫁給了禦史大夫楊敞。”

反正這茂陵城裡,隨便一家都不是一般人,其世家則好文禮,富人則商賈為利,豪傑則遊俠通奸,儼然藏龍臥虎之地,而“五陵少年”,也成了京師富貴子弟的代名詞。

只可惜任弘他們路過茂陵縣這一夜,居然沒有任何豪貴子弟上門惹事打臉,平靜得很。

倒是任弘檢查著那一袋袋從西域帶來的作物種子,琢磨道:“不知我此番能得多少賞錢?有沒有三百萬?”

“即便夠在長安買房,也買不到地啊,都城附近已經人滿為患,多是皇室園囿,鮮少有空地了。我若想種田培育各類作物的話,搞不好,還得在五陵或者霸陵買田。”

……

到了次日,眾人從茂陵縣出發,開始旅程最後一天的行程,今日就能抵達長安,大家心中都十分高興,尤其是任弘,畢竟從接到使命到現在,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年。

**的蘿卜終於不用天天跑路了。

快要抵達渭水的時候,他們來到了一個叫“細柳”的亭驛,渭水河畔還剩下些葉子的柳樹低垂,昔日周亞夫將軍的舊營壘卻不見了蹤影,取而代之的是一畝畝種了宿麥的農田。

“還是以為這細柳會有一座細柳營呢。”

趙漢兒等第一次來關中的吏士們早就聽說過周亞夫細柳營之名,還以為今日能看到一座戒備森嚴的軍營、

“細柳營並非常設。”任弘道:“孝文皇帝時,匈奴兩次入寇,以十餘萬人入北地郡,殺都尉,擄人民畜產甚多,甚至還派騎兵燒了回中宮!甚至有些匈奴斥候,南侵已至雍城和甘泉!遠遠近近的烽火,連長安也望得見!”

一百年前,那真是漢朝對匈奴最恐懼的時候,天天被按在地上隨意侵辱,天朝上國尊嚴掃地,每次被打劫一番後,還得忍氣吞聲將公主送去和親。在賈誼看來,這儼然是漢為匈奴之臣妾,只欲痛哭流涕,以為奇恥大辱。

“正是因為當年戰場已經推進到三輔了,所以才得在渭北駐紮大軍。”

“而現在。”

任弘看向跟自己跋涉了大半個中國的袍澤們,笑道:“因為衛、霍,因為傅公,也因為吾等,漢匈交鋒的戰場已經被推到西域去了,所以長安,便可以鑄劍為犁,再也不需要細柳營了!”

那句話說得好啊。

因為遠方有人守護,才有了上元燈節。

任弘只願長安三輔永遠和平繁華,再不必看到烽火,再不用有細柳營。

在破虜燧那段日子讓任弘明白了,一味防守是不夠的,還得主動出擊,打出去!讓戰爭在敵人的地盤上打響。

但不久前,有人卻又告訴他:要想完成經營西域的大業,光靠將軍吏士們在邊境打拼,是遠遠不夠的。

任弘不由想起右谷蠡王身死的消息傳到渠犁時,傅介子對他說的話。

當時任弘為自己將寶壓在右谷蠡王這個不靠譜的家夥身上而後悔,又覺得傅介子不必為自己扛鍋。

“我為何要幫你?”

當時傅介子傲然道:“我是在幫自己,幫所有想在西域掙功名的人,幫那些將血流在這雪山沙漠之間,埋骨於此的人。”

“朝中反對重開西域的聲音可不少,上到九卿重臣,下到賢良文學,喧囂塵上,他們輕輕動動嘴,就可能讓將士們流血流汗的努力全部作廢。”

“你任道遠不是能說會道麼?又立了如此大功,正好回去,登上朝堂,助吾等對付他們,為在西域拼命的人,多爭些利好!”

所以,任弘才需要一份完美無暇的功勛,傅介子已經決定了,他就開拓西域一派在朝中的代言人。

“傅公說得沒錯,戰爭不止是前線在打,還得要戰勝於朝廷,我未來幾年的戰場,就在長安!”

“在在廟堂之上,在殿陛之間!”

如此想著,他們已經過了長長的便門橋,這是漢景帝時修的渡橋,這樣的如虹長橋,渭水上一共有三座,將長安與五陵連在一起。

放眼望去,南邊是鬱鬱蔥蔥的上林苑,清泉汩汩奔流,池塘縱橫相連。竹林果園,芳草佳樹,郊野之富,傾斜逶迤連於蜀、漢。繚繞圍墻四百多裡,中有三十六所離宮別館。

而東方,則是一座巨大的城池。固若金城雉堞上萬,疏浚城池註水成淵,三達的道路既平且寬,十二座通門無比莊嚴。

這就是長安!

雖然還隔著好遠,但任弘似乎已能聽到一個帝國正值壯年的心臟,在蓬勃跳動。

他如同引擎,帶動這龐然身軀,緩緩舉起拳頭,就要狠狠打在匈奴臉上!

不管是曾來過的夏丁卯、韓敢當、盧九舌,還是沒來過的瑤光、劉萬年、趙漢兒,全都停在了便門橋邊,遠遠望著他,心情激動。

任弘卻越過了眾人,迎著有些涼意的東風,打馬當前。

“長安啊長安,我穿越了兩千年,跨過萬裡山河,終於來到你面前!”

……

PS:第三卷《欲飲琵琶馬上催》完。

晚上無。

另外大家的月票可以等月底雙倍時投,也讓我新卷剛開始時可以慢工出細活,不用太著急加更嘿嘿嘿。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