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卷 異術︰ (2)

所屬書籍:唐朝詭事錄 小說

詭譎莫測。

但在唐人看來,幻術並非完全是無稽之談。幻術不同于魔術。魔術在本質上是視覺上的一種“不可思議”。幻術雖然也有此特性,但更為深入、詭異和復雜。

在這里作一下區分︰

關于魔術,可以看看荊州陟屺寺僧人惟肅講給段成式的一個故事︰唐代宗大歷年間(公元766年~779年),有術士從南方來,閑居該寺,說︰“我有一技,可為君助興。”遂將各種顏色攪拌在一起,兌上水後,含在嘴里,噴于牆上,立成《維摩問疾變相圖》,五色皆宜,一如新繪。

乍看上去,這是一種幻術,但實際上是魔術而已。因為只要找到五倍子這種東西就行。

什麼是五倍子呢?五倍子又叫百蟲倉,是角倍蚜在鹽膚木上寄生後形成的一種瘤狀物。把五倍子泡到水里,可以得到一種神奇的藥水,用這種藥水在牆壁上作畫,能隱藏圖像,但如果再用皂莢水噴之,圖像又可以在瞬間顯現出來。

上面故事中的南方術士,極有可能采用了這種技巧。

不過,並非所有類似的場面都是魔術。比如,當時有叫李叔詹的,其友範陽山人,客居李宅,山人善于佔卜之法,又精通畫技,臨別前贈予李叔詹一幅“水畫”。作畫過程如下︰掘地為池,在池中抹上麻灰,然後開始注水,等其不下滲後,取來丹青墨硯,用嘴含咬毛筆頭良久,便開始在水面上揮毫。兩日後,以四匹絹布覆在水上,一頓飯的工夫,取絹布觀看,上面有古松、怪石、人物、屋宇。李叔詹自然驚奇,問其原委,範陽山人說︰“心中有道,方能將水中色彩聚于水面,不令其沉散,以待絹布拓下。”

乍一看,很多人都會認為範陽山人施展的不是魔術就是幻術,實際上是中國古典水墨畫技法中的“水拓法”而已。

還有一種奇技,介于幻術與魔術之間。

唐憲宗元和年間(公元806年~820年),江淮術士王瓊曾在一個叫段君秀的人的家中做了這樣的表演︰他叫座上客取一瓦片,畫成龜甲樣,揣到了懷中。一頓飯的工夫後,再取出來,“乃一龜,放于庭中,循垣而行”。又,“取花含默,封于密器中,一夕開花”。

說到這兒,就不能不提中唐奇人費雞師。

費雞師是蜀人,相貌奇特,眼是紅的,沒黑瞳仁,段成式在唐穆宗長慶初年見到該人時,他已七十多歲。每次給人治病,總在庭院里放一只雞,又取雞蛋般的江石,叫病人握在手里,隨後踏步運氣,口中念念有詞,雞便旋轉而死,江石亦破碎,病人之疾遂愈。

據段成式說,他有家人叫永安,費雞師稱其有厄運,令其服下丸狀的道符,隨後給其發功,道符竟于永安的腳心展現。費雞師又曾給段成式的僕人滄海治療,令其脫光上身,背對著門。費雞師執筆站在門的另一側,在門上一邊書寫道符,一邊大聲喊︰“過!過!”再看那墨跡,真的透過厚厚的門板而顯露在滄海的背上了。

當然,幻術更不同于技巧。

段成式回憶︰“予未虧齒時,嘗聞親故說,張芬中丞在韋南康皋幕中,有一客于宴席上,以籌碗中綠豆擊蠅,十不失一,一坐驚笑。芬曰︰‘無費吾豆。’遂指起蠅,拈其後腳,略無脫者。又能拳上倒碗,走十間地不落……”

段成式的父親段文昌,曾跟隨中唐重臣劍南節度使、南康郡王韋皋入蜀。段成式小時,曾听親戚和父親的故舊談到過很多在四川時的趣聞軼事。

韋皋幕僚有叫張芬的,在一個夏天請客。西蜀之地,酷熱難當,有很多蒼蠅于席間飛來飛去。正在這時,有客人甲站起來,取來碗中的綠豆,彎指相彈,擊殺蒼蠅,百發百中,四座驚奇。張芬隨後慢悠悠地,說︰“老兄,別浪費綠豆好麼?”說著,他自己動起手來,用手指去捕捉蒼蠅,每次都能捉住後腿,沒有一個可以逃脫。

這叫絕技。

張芬是韋皋的得力助手,在當時為行軍司馬,後為一方將軍,又做了御史中丞。這哥們兒是頗有些奇怪的技藝的。能與之媲美的,大約只有唐德宗建中年間(公元780年~783年)河北的夏將軍了,此位也是個奇人,曾于馬球場中飛馳,地上摞著十幾枚銅錢,他奔馬而來,用馬球桿擊那銅錢,每次一擊,則有一枚銅錢飛起六七丈高。又曾在泥牆上插荊棘刺數十枝,取出煮熟的黃豆,相隔一丈,以豆擊之,能準確地貫穿于荊棘刺上。其妙如此。

再看一例︰

于在唐德宗貞元年間(公元785年~805年)鎮守襄陽。此人為北朝名門之後,又負其才,為人跋扈,風格驕縱。所以,當一位遠道而來的無名小輩王山人拜訪他時,輕慢是必需的。王山人于是對于的幕僚說︰“我听說于公好奇術,故不遠而來,現在特別失望。不過,我不想就這樣走了,現有一小技,自古以來無人能會,今願表演給您看。”

說著,王山人從懷中出竹筒一節、小鼓一面。去掉竹塞,折樹枝敲擊小鼓,只見竹筒里慢慢爬出蠅虎數十只。所謂蠅虎,是蜘蛛的一種,有一雙大眼,尤愛捉蒼蠅,行動敏捷,但不會結網。只見那群蠅虎分行而出,列為二隊,如兩軍對陣。每當王山人擊鼓時,蠅虎或三或五,隨鼓音而易陣形,進退左右,變化無窮。在王山人的指揮下,蠅虎變陣數十種,最後才回到竹筒。

繼續說幻術。唐朝崇佛信道,是幻術大盛的時代。

高宗時,趙州有名的幻術師祖珍儉。把水甕懸在梁上,用刀砍,繩斷而甕不落。又于空房里,把門密封,放一甕水,橫刀其上。良久後,進去觀看,只見祖珍儉肢解成五段,水甕皆是血。人去之後,又恢復如初。

幻術師們不但游走于民間,而且還出入于宮廷。唐朝很多皇帝都好幻術,經常在宮廷觀看表演,甚至在長安舉辦幻術大會。每到這時候,各地的幻術師都雲集長安。其中很多來自遙遠的地方,比如西域的龜茲,中亞的撒馬爾罕,西亞的波斯和大食,南亞的天竺……他們有的成了宮廷御用的幻術師,專門為皇帝表演。還有一些幻術師被朝廷加封,比如一名叫翟磐陀的法師,就因在皇帝面前表演了長劍穿腹的幻術而技驚四座,當場封為游擊將軍。

中外皆有幻術師,有些時候,來自域外的更邪門。

唐代宗時,有天竺僧人難陀漫游巴蜀。此人精通幻術,據說身可入水火,能穿金石。有一次,難陀跟三名尼姑同行,醉酒狂歌,一名路過的將軍以為不雅,高聲呵斥,欲將其與尼姑分開。

難陀說︰“我自幼出家,得些道術。”隨後,又指著三尼姑,告訴那將軍,說她們皆善歌舞。

將軍大喜,請四人同行,到一驛站,設夜宴。此前,難陀不知從哪兒取了胭粉,妝扮後的三尼姑更顯動人。

席間,難陀對尼姑說︰“何不為將軍跳舞?”

說罷,他也起身,與三尼姑並舞,姿態酷美,讓將軍看得入迷。後難陀開始打坐,那三尼姑則如上滿的發條,狂舞不已。

難陀說︰“難道她們瘋了嗎?”突然起身,抽出將軍的佩刀,奔向三尼姑。眾人驚。難陀揮刀,三尼姑鮮血飛濺。將軍瞠目結舌,呼人捉那難陀,後者笑︰“莫驚慌,你們看——”說罷,將三尼姑舉起來,竟是三支竹杖,其血為酒。

還有一次,難陀與人飲酒,興趣所來,叫人砍下他的腦袋,釘耳朵于柱上,頸間無血。此時,身體仍坐于席間不倒。酒上來,灌入脖中,釘在柱子上的腦袋,竟微微泛出紅暈,面赤而歌。無頭的難陀,則在一旁打著拍子。吃喝完畢,無頭之身走至柱前,取下腦袋安在自己的脖子上,沒有一點疤痕。

《西游記》中車遲國斗法,比的不正是此術麼?

難陀曾在成都被一人供養,數日後欲離去,主人不想叫他走,就鎖上了院門。難陀微笑,來到院牆前,走著走著,竟走進牆里,很快壁上就只有難陀袈裟的一角了。主人上前去拽,衣角頃刻間消失。轉天,牆壁上出現一幅難陀的人像,後來色彩漸漸淡去,七日後空留下墨跡。第八日,痕跡也沒了,而此時難陀已至遠離成都的彭州地界。

以杖變人、砍頭復原、隱跡穿牆,如此幻術,難陀皆精。

在唐時,跟幻術相近的,除了魔術外,還有妖術︰“韓j詮鷸藎 醒舴庥    鏤懟O仁淺P幸巴猓 乞痰  蛑鷸  烈淮笫饗潞雒稹>蛑  檬   厥櫬筧綾郟 斐勺蟺饋  br />

如果非要定義的話,幻術的本質是以意念為手段,使人在精神上產生迷幻,從而看到眼前發生的不可思議的事。有些幻術也並非完全沒有科學依據,比如荊州有醫師名張七政,善“戲術”,曾取馬草一掬,再三揉之,悉成燈蛾一般飛去。在這里,用了摩擦起電的原理,令帶電體互相排斥而飄飛。但是,他的另一種幻術,人們就不得其妙了︰“畫一婦人于壁,酌酒滿杯飲之,酒無遺滴。逡巡,畫婦人面赤……其術終不肯傳人。”

我們以下面這個美麗的故事結束有關幻術的一切。

穆宗長慶年間(公元821年~824年),有楊山人,名隱之,寓居湖南郴州。

唐時多見“山人”“居士”“上人”“處士”這樣的詞。“上人”來自佛教,專指僧人;“居士”和“處士”,與現在所理解的多有不同,在當時專指不做官的修行之人,既包括向佛的,也包括向道的。“山人”也是如此,該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,到唐朝時特別流行,成為一個階層,指未入官場而隱居終身的人,比如詩人孟浩然,在當時被稱為“孟山人”,如此等等。

楊隱之平素喜尋訪修行之士。時有居士姓唐名道可,已上百歲。

這一天,楊隱之去拜見唐道可,肯定是談得投機,後者留楊住下。到晚上,幽室昏暗,唐道可喊來自己八十歲的女兒,說︰“可剪月一枚。”

楊隱之大驚,卻見那老閨女取了剪刀和紙張,很快剪出一彎月亮,隨後貼在牆壁上。

接下來,唐老起身對月亮道︰“今晚有客,可賜光明。”

話音落,紙月亮驟然生輝,映照滿屋。

唐道可並非虛妄的人物,史上有記載,其人生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(公元735年),一直在郴州陵谷隱居,與女兒相依為命,逝于唐僖宗乾符二年(公元875年),活了一百四十歲。

楊隱之告辭時,唐道可送客,順便在庭院中施展了一下拿手的幻術︰他以拐杖擊地,掀起灰塵,一時天地間盡暗。慢慢地,塵埃落定,定楮再看,庭院里懸崖陡峭,山谷重疊,亂石穿空,楊隱之汗透衣裳。

唐道可笑道︰“莫怕,此為娛目之術而已。”

說罷,掃其庭院,又有塵起,落定之後,庭院景象如舊。

幻術是神秘主義者的通靈術。那些詭異的幻術師,是一個又一個的夢幻制造者。但遺憾的是,在唐朝之後它們永遠地失傳了。

養尸術

《酉陽雜俎》中記道術的故事,被歸在“壺史”“玉格”兩門。
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注》記載︰“昔費長房為市吏,見王壺公懸壺于市,長房從之,因而自遠,同入此壺,陷淪仙路。”在古時,壺是作為道家的一個象征而存在的。至于“玉格”,這倆字是道教用語,最初指玉制筆架,又指書架,後泛指道教之書。在這兩門中,講到了不少道家的秘密,比如尸解,比如太陰煉形︰“人死形如生,足皮不青惡,目光不毀,頭發盡脫,皆尸解也。白日去曰上解,夜半去曰下解,向曉、向暮謂之地下主者。太一守尸,三魂營骨,七魄衛肉,胎靈錄氣,所謂太陰練形也。”

先說這里提到的尸解。

尸解是成仙的一種形式。最高境界是白天尸解,被稱為上解;傍晚尸解,則屬下解。上解的特點是尸骸消失,真身已經成仙;下解的特點是,成仙後,尸骸轉化為一件物體。但也有一種說法,即無論上解和下解,修煉到一定程度後,要想成仙,都必須假借一物。

按《雲笈七簽》的說法,可假借水、火、杖……比如,成仙之前,抱木而臥,如此等等。

據傳武則天的佷子武攸緒就是尸解成仙的︰“武攸緒,天後從子,年十四,潛于長安市中賣卜,一處不過五六日。因徙升中岳,遂隱居,服赤箭、茯苓。貴人王公所遺鹿裘、藤器,上積塵蘿,棄而不用。晚年肌肉始盡,目有紫光,晝見星月,又能辨數里外語。安樂公主出降,上遣璽書召,令勉受國命,暫屈高標。至京,親貴候謁,寒溫之外,不交一言。封國公,及還山,敕學士賦詩送之。”

史上的武攸緒是唐朝著名隱士,少年時即好學道,身懷奇術,曾于長安擺攤為人佔卜,每每靈驗。找他算命的人趨之若鶩。則天掌權,攸緒被封為王,但不為所動,最後隱居嵩山。武則天死,武承嗣、武三思等武姓親屬皆遭不測,唯武攸緒高蹈避禍,躲過劫難。在中岳隱居的日子,武攸緒除登山采藥外,就是在石室里修煉形神。

唐中宗復位,李家皇帝對武姓諸人頗恨,但唯獨對武攸緒尊敬有加;後及安樂公主出嫁,朝廷召他入朝參加婚禮,攸緒勉強從命。嵩山修煉多年的他,仙風道骨,須發皆白,身著寬大的道服,入長安城時,人們都以為是仙人下凡。在長安,無論是面對皇帝,還是昔日的同事,除客氣一下外,絕不廢什麼話,所謂“寒溫之外,不交一言”。

在長安,武攸緒又被封為國公,不就而還嵩山,繼續修煉。在晚年,其外形令人恐怖︰“肌肉始盡,目有紫光,晝見星月”。人們在好幾里地外說話,他都能听得見。最後,他尸解成仙而去。

上面提到的太陰煉形,就是促使達到尸解的手段。說白了,煉形就是一種養尸術,通過內在修煉,控制體內諸神,實現尸解成仙的目的。道家煉形法共有六類︰太陽煉形、太陰煉形、金液煉形、玉液煉形、內視煉形、真定煉形。太陰煉形是其中之一。古時月亮別稱太陰,又為女性代名詞,在道家里,太陰煉形指根據女性特點進行修煉,“先煉形,而後煉神”,特點是“以血化氣”,不同于太陽煉形的“煉精化氣”。

通過太陰煉形,可保持尸骸面容不改,頭發和指甲照常生長。

道士周隱遙,自稱是西漢初年著名隱士里先生之後,隱于鎮江焦山,專門學太陰煉形之道,最後逝于崖窟中。死前,囑其弟子︰“檢視我尸,勿令他物所犯。六年後,若再生,當以衣裳衣我。”六年後,打開崖窟,發現其尸潤澤,須發如生。十六年後,其人又死,七年後再復生。如此三回,近八十歲,貌如三十。

李世民曾召見過此人,專門詢問煉形之術,周有個很好的回答︰“臣所修者,匹夫之志,功不及物,利唯一身。帝王修道,一言之利,萬國蒙福。得道之效,速于人臣。區區所學,非九重萬乘之所修也。”意思說得很明白了。

修太陰煉形術的,多在山川曠野,因為可吸收日月精華︰“朱道士曾游青城山丈人觀,至龍橋,見岩下有枯骨,背石平坐,按手膝上,狀如鉤鎖,附苔絡蔓,色白如雪。雲祖父已嘗見,不知年代,其或煉形濯魄之士乎?”

這具枯骨顯然正在修煉形術。

再看一個更具體的故事︰陝西岐州人于凝,生性愛酒,往來于州、涇原間。一次去訪老友,在莊上住了十多日,每日都喝酒,人已昏昏然。這一天,童僕提醒于凝︰該回家了。于寧叫童僕先行,自己又睡了會兒,才告別主人,踏上歸途。

當時,正是孟夏時節,田野中麥色青潤,于凝信馬而行。走了一段路,酒勁還沒全散的他,見前面有“嘉木美蔭”,于是想休息一下。下馬後,他藉草而坐,剛坐下,就發現所乘之馬,不時往南張望,並打著響鼻,像看到什麼可怕的景象,所謂“鼻息恐駭,若有睹焉”。

于凝慢慢轉過頭去︰“百步外,有枯骨如雪,箕踞于荒冢之上,五體百骸,無有不具,眼鼻皆通明,背肋玲瓏,枝節可數,凝即跨馬稍前,枯骨乃開口吹噓,槁葉輕塵,紛然自出。上有烏鳶紛飛……”

于凝借著酒勁,翻身上馬,欲上前細看。就在快走近時,那枯骸突然張開嘴,朝他吹了口氣,一時間,枯葉灰塵彌漫開來,天空中鴉梟紛飛。于凝竟又靠近了些。就在這時候,枯骸突然從墳墓上“悚然挺立”而起。再後來,那枯骸站起身,孤獨地慢慢走去。

這是一個有驚無險的故事。

主人公目擊的枯骸,已完全脫去皮肉。如果不出意外的話,正在修太陰煉形之術,只是不承想被于凝打攪了。

類似的故事在江西也發生過︰“洪州樵人,入西山岩石之下。藤蘿甚密,中有一女冠,姿色絕世,閉目端坐,衣帔皆如新。眾觀之不能測,或為整其冠髻,即應手腐壞。眾懼散去。復尋之,不能得。”說的是,岩石藤蘿間坐著一個女道士,閉著眼,貌色美,被樵夫看到,呼之不應,上前一摸,摸哪哪腐爛。按秘籍所載,太陰煉形時,皮肉也可腐去,但五髒保持不壞,所以女道士仍有可能正在煉此術。當然,也有另一個可能︰她煉形失敗了。

那麼煉成功了之後場面什麼樣子?

《酉陽雜俎》︰“上都務本坊,貞元中有一家,因打牆掘地,遇一石函,發之,見物如絲滿函,飛出于外。驚視之次,忽有一人起于函,被白發,長丈余,振衣而起,出門失所在。其家亦無他。前記之中多言此事,蓋道門太陰煉形,日將滿,人必露之。”

既然為修煉,自然是有難度的,所以飛仙仍是幸運者的事情。

唐代宗永泰年間,有王生家住揚州孝感寺北,一個夏天的月圓之夜,王生喝多了,倒在床上,手垂床下。妻子擔心他受風,剛想將王生的手拉上來,突然間,一只干枯的巨手從幽暗的地下鑽出,攥住王生的胳膊,猛地往地里拉。

王生掉下床,在巨手拉拽下,身體竟陷入地里。

其妻與奴婢大恐,合力拽住王生的大腿。但最終,還是沒能抵過那巨手之力,王生的最後一點衣帶也消失在地縫里。

妻子召集全家人傾力挖掘,在二丈多深處,挖出枯骸一具,看樣子已有數百年了。或許太陰煉形不成,而遷怒于床上的王生,也不是沒有可能。但無論如何,倒霉的王生從人間蒸發了。

煉金術

元和中,江淮中唐山人者,涉獵史傳,好道,常游名山,自言善縮錫,頗有師之者,後于楚州逆旅遇一盧生,氣相合。盧亦語及爐火,稱唐族乃外氏,遂呼唐為舅,唐不能相舍,因邀同之南岳。盧亦言親故在陽羨,將訪之,今且貪舅山林之程也。中途止一蘭若,夜半語笑方酣,盧曰︰“知舅善縮錫,可以梗概語之?”唐笑曰︰“某數十年重趼從師,只得此術,豈可輕道耶?”盧復祈之不已,唐辭以師授有時,可達岳中相傳。盧因作色︰“舅今夕須傳,勿等閑也。”唐責之︰“某與公風馬牛耳,不意盱眙相遇。實慕君子,何至騶卒不若也。”盧攘臂目,眄之良久曰︰“某刺客也。舅不得,將死于此。”因懷中探烏韋囊,出匕首,刃勢如偃月,執火前熨斗削之如扎。唐恐懼,具述。盧乃笑語唐︰“幾誤殺舅。”此術十得五六,方謝曰︰“某師,仙也,令某等十人索天下妄傳黃白術者殺之。至添金縮錫,傳者亦死。某久得乘蹺之道者。”因拱揖唐,忽失所在。唐自後遇道流,輒陳此事戒之。

唐憲宗元和年間,江淮有一山人姓唐,平時好修道,曾遍游名山,自言會縮錫術。所謂縮錫術,也就是煉錫為銀之術。可以想象,當時有很多人想跟他學這個本領。當然,都被他拒絕了。

這一天薄暮,唐山人行至楚州客棧,遇一青年自稱盧生,說自己也懂些冶煉之術,二人聊得不錯。盧生自言母親那邊也姓唐,遂喊唐山人為舅舅,言辭懇切。唐山人說他此行去南岳衡山訪友,問盧生可否同行,後者說自己去陽羨親戚家,其中一段可以搭伴。

轉天早上,兩人踏上路途。

天高水長,前路杳渺。走了一天,又到太陽落山,見一廢棄寺院,二人投宿其中。

入夜後,兩個人坐在草堆里,聊至了半夜。這時候,盧生突然說︰“我知舅舅善于縮錫術,可將土錫鍛化為白銀,不知道能不能把技巧告訴我一些?”

唐山人一愣,隨即笑道︰“我數十年鑽研此道,哪可輕傳?我們還是睡覺吧。”他當然奇怪于眼前的陌生人是怎麼知道他的底細的。

盧生懇求不已。

唐山人想了想,說︰“此藝不是三語兩言可講得清楚的,若真想學,到衡山後可相傳。”

盧生頓時怒道︰“舅舅!你今天晚上必須傳授給我,其他莫廢話!”

唐山人自然也惱了︰“我與你風馬牛不相及,只是路途偶遇,以為你是個君子,才搭伴同行,沒想到你是如此粗野之人!”

說罷,唐山人就想走。

盧生嘿嘿一笑︰“你走得了麼?”

唐山人有些驚恐,對方顯然是有備而來的。

盧生說︰“實不相瞞,我乃刺客。現在,我依舊叫你舅舅,但如果舅舅不識相,就有可能橫尸在這里。”說著,從懷中摸出一把匕首,寒光閃爍,順手拿起地上的一把丟棄的鐵熨斗,削之如木。

荒野孤廟,四處無援,唐山人沒辦法,只好把煉銀術的秘訣道于那盧生,後者默記後,笑道︰“剛才一時沖動,沒把您嚇壞吧?”

唐山人又氣又懼。

盧生又說︰“我師父乃得道高人,令我十弟子下山尋找天下妄傳煉金術和煉銀術的人,得而殺之!現在看來,你不是個輕傳該術的人,我也就放心了。我即將離去,不能跟你同去衡山了。”

說完,盧生出門,消失在茫茫夜色中。

故事中,唐山人當早就被盧生盯上了,所謂“偶逢”楚州客棧未必是真。

至于盧生的身份,他自稱是某仙人之徒,師父派十弟子下山追殺傳授煉金術、煉銀術的人,但不可輕易相信,或是打的誑語,最後給自己個台階下,也是說不準的,在《酉陽雜俎》中終成迷霧一團。

不管盧生的身份如何,至少都說明了一點︰唐朝時,煉銀術、煉金術雖流行,但仍是一種不宜公開的東西。

現在,就說說這種秘術。

在古代,煉金術和煉銀術作為一門神秘學問而存在。所謂兩術,就是通過化學方法把其他物質變為金銀的手段。在唐朝,活躍著一大批從事煉金術和煉銀術的人。在他們看來,無論是黃金,還是白銀,都是有靈魂的,完全可以通過高深之術讓它們的靈魂轉移到其他物質上,進而讓其他物質變成黃金和白銀,故而這種手段又稱為“黃白之術”。

最初的時候,“黃白之術”,尤其是煉金術,屬于方術中煉丹術的一種。

那些自認為通靈的方士希望通過提煉包括丹砂(硫化汞)、雲母、玉、雄黃、赭石、松子、桂等礦物和植物在內的東西制造成丹藥,達到使人永生的目的。東漢時,隨著道教的崛起,出現了魏伯陽這樣的理論大師。東晉時,又出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一代宗師葛洪。不過,魏晉之後,煉金術和煉銀術實際上從煉丹術中分離出來。在唐朝,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“黃白之術”的人。

唐玄宗開元年間,有個叫高五娘的洛陽美女精通煉銀術。

據說,她先前嫁給一個世外高人,因此學會此術。後來高人不知去向,五娘則在家里開始了秘密煉銀的生涯。她煉成銀器後,偷偷出售,發了一大筆財。但最終被人告發。當時,負責此案的是河南少尹李齊。接案後,他隨便問了幾句,就將五娘釋放。但隨後,又秘密接見了五娘,叫她為自己煉銀器……

五娘用什麼為原料實施煉銀術?

用水銀。在遙遠的古代,人們就發現了水銀這種化學元素。古人通常從丹砂里提煉水銀。作為一種密度非常高的液態金屬,水銀含有劇毒;同時,又能起到防腐爛的作用,所以被廣泛應用于帝王陵中。但在煉銀術士看來,通過秘密的手段,水銀可變白銀。至于變成黃金,也有可能。據傳,當時有洛陽人王常,旅行至終南山,遇異人傳授煉金術。

王常問︰“黃金成,水銀死,真是這樣嗎?”

異人答︰“不要懷疑。黃金出于山石,乃山石之精華。在變為黃金前,該精華達千年,即為水銀。水銀受太陰之氣,故流蕩而不凝定;微遇純陽之氣,則化黃金于倏忽間。要想變水銀為黃金,須在山中鍛煉。只要有純陰之石為引子,那麼水銀轉為黃金並不是難事。”

除了高五娘和王常外,唐開元年間,還有一叫輔神通的,也精通煉金術。他曾跟一得道之人學習,功成後,也能以水銀煉金銀。玄宗曾接見過他,每次輔神通“先以土鍋煮水銀,隨帝所請,以少藥投之,應手而變”。後來,皇帝也想親自學學,但“安史之亂”爆發,已是自顧不暇了。

在這里,輔神通可能使用了《酉陽雜俎》中提到的一種奇樹︰“赤白檉,出涼州。大者為炭,復入以灰汁,可以煮銅為銀。”

在古人眼里,煉金術和煉銀術極為隱秘,多求之而不得,也就難免出現一些出人意料之事。比如下面這個故事,它奇幻而血腥,與修煉、黃金、暴力和邪惡有關。

故事發生在隋末唐初。當時,有道士在陝西太白山隱居煉丹,專習煉金術。山居歲月中,有個叫成弼的人,侍奉在他左右。兩人相處了十多年。不過,道士一直沒正式收成弼為徒,更沒把煉金術傳給他。後來,有一天,成弼家人故去,他將回家送葬。

這是一個轉折。

道士說︰“你跟我很長時間了,現家中有喪,我沒什麼贈予你,只給你金丹十粒,這不是普通的金丹,用一粒為引子,可使十斤赤銅變黃金,這些足夠你辦喪事用了。”接下來,道士告訴他如何用金丹點銅為金。不過,卻沒告訴他怎麼燒煉金丹。

後面的事,一如道士所言,一百斤黃金重重地出現在成弼面前。

喪事辦完後,成弼再也坐不住了,他已經有了些想法。一天傍晚,他回到太白山,求道士再給他來點金丹。

如我們想象的那樣,被拒絕了。隨後,成弼出乎想象地從肋下拔出尖刀。道士凝視著成弼︰這是服侍他十多年的那個人嗎?

成弼把尖刀橫在道士脖子上,逼迫他獻出所有金丹,並告知造丹的秘方。

依舊被拒絕。成弼猙獰一笑,砍斷了道士的雙手。但道士仍不肯說。于是成弼又殘忍地剁掉道士的雙腳。道士似乎沒感到疼,仍舊神色不變,深深地凝視著成弼。後者戰栗了一下,揮刀砍掉道士的頭。

搜身時,發現道士肘後有一個紅色布囊,里面盛有很多金丹。

興奮的成弼攜帶著金丹出了道觀,此時已是後半夜。就在他潛行山中時,隱約听到身後有人說話︰“你慢走……”

成弼大驚,暗夜深山,何人在此?

他猛一回頭,竟發現那無頭的道士正站在自己身後。不僅無頭,且無手腳。

也就是說,只有一個肉墩懸于半空,可以想象成弼恐懼的表情了。

無頭道士說︰“你在我身邊十年有余,沒想到會做出這樣的事。你這樣的人,得金丹,必為神靈所誅,最後的樣子將會跟我現在一樣。”話音落,即消失不見。難道是幻覺?癱在地上的成弼想。

逃出太白山,成弼還家。隨後的日子,又費盡氣力,找了更多赤銅,用先前之法,使用煉金術,點銅為金。

這黃金的成色,比一般的黃金更燦爛,他成為當地首富是可想而知的事。對其一夜暴富,有人覺得蹊蹺,好事者秘密報官,成弼很快被捕了。審問中,他只好實話實說。官員覺得很神奇,雖也听說過煉金術,卻不曾親眼見過,于是又上報朝廷。

此時已到唐太宗貞觀年間。太宗對煉金術很感興趣,就召見了成弼,叫他用赤銅鍛造黃金,還就竟真的成了,因為手里還有金丹。皇帝大喜,授成弼五品官,叫他專門負責造金之事。當時,天下赤銅源源不斷地運往長安,成弼以金丹點銅為金,達到了數萬斤。

Scroll to Top